从语言词汇看白马藏族的农耕文化特征
作者: 魏琳    日期:2016-12-05 来源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多元经济结构 白马藏语 农耕文化 
描述:
古代兰州地区的畜牧业
作者: 魏明孔  日期:2016-12-05 来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兰州地区 土地荒芜 二十四军马牧 畜牧业经济 榆中 畜牧业基地 畜牧业发展 陇右 苑川十二马牧 畜种 
描述:
论古代中国北方的农耕与游牧──对两种文化关系及发展趋向的探讨
作者: 高翔  刘凤云  日期:2016-12-05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民族融合 一体化 文化圈 
描述:
多元文明聚落中的河湟回民社会交往特点研究
作者: 马进虎  日期:2005-04-01 来源 :西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河湟地区 回汉藏文明交往 
描述:河湟(黄河、湟水谷地)地处横贯欧亚大陆的古代交通线——丝绸之路的南端,属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汉族农耕区和藏族游牧区的分界线,同时,从唐代开始,河湟地区渐渐地向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三教鼎立”的局面演化。到元朝时,那种八个民族世居(藏、汉、回、撒拉、土、蒙古、东乡和保安),三种文化共存的局面基本形成了。 从宗教交往的角度看,儒家、佛教和伊斯兰教三者关系的特点,就是“和而不同”。和就是三方相互尊重,相安无事:不同就是存异,不强求一致。因为三者的教义理念既有相互补充的一面,也有差异较大的一面,总的看,差异大于共性。儒家的仁礼和合,佛教的慈悲情怀:伊斯兰教的清洁精神,理论上二者之间并无本质的利害冲突,可以相互益济,也可以彼此欣赏(美人之美),加上三者共处一地,这是和的基础,但从文明的载体看,三者的悬殊极大,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所以要尊重不同。 河湟地区回汉、回藏的交往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河湟回汉藏在经济方面的交往特点是互补共荣,互补就是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的相互补充,互通有无,共荣就是合作赢利,利益均沾。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等因素,数百年来,河湟地区逐渐形成一种汉族、土族务劳农业,藏族、蒙古族草原游牧,回族。撒拉族、东乡族经营工商业的这样一种即分工又合作的稳定的社会经济秩序。 河湟回汉藏在政治方面的交往特点是:政教分离,其实就是理顺政教的关系,即宗教与国家的关系问题。根据历史经验,如何处理好宗教与国家的关系是一个大问题。因为清代中后期回民起义的爆发以及近代诸马军阀家族的崛起都与此有关。 河湟回汉藏在文化方面的交往特点是相互理解,理解的媒介有“花儿”、“匾联”和“纲常” 河湟回汉藏在民间方面的交往特点是平等团结。
20世纪西北地区古代中外工艺美术交流研究的回顾
作者: 马万宏  日期:2010-05-01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西北地区 回顾 古代中外美术交流研究 
描述:20世纪以来,国内外考古工作者在我国西北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反映古代中外美术交流的工艺品遗物,如金银器、纺织品、玻璃器、陶瓷等。学者们从历史学、考古学、美术史等不同的角度,对这些带有中外文化交流印记的工艺品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讨,并陆续著书立说,产生了数量众多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专著、译著、学术论文、考古报道和专业学术刊物等等。不少有分量的论著着眼于中外美术交流研究,并就此问题从新的观点、新的视角加以展示、分析、研究和阐述。回顾西北地区古代中外工艺美术交流的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可观,而且许多成果在各个方面凸显了西北地域文化特色,推动了西北美术的发展,同时也构成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回顾历史,可以反思现状并展望未来。本文在对西北地区古代中外工艺美术交流历史做一简略梳理的基础上,全面回顾20世纪以来中外学术界对西北地区古代中外工艺美术交流研究的成果,考察其研究的特质及发展脉络。并进一步深入剖析其研究的起伏、冷热特点,寻找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推动西北地域美术交流研究提供基础性文献参考。
唐代河西陇右的战略地位
作者: 钮海燕    日期:2016-12-05 来源 :历史教学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战略地位 乌孙 唐政府 河陇 著名地理学家 唐帝国 河源军 玄宗 陇右 唐王朝 
描述:
宋元时期游牧文化对农耕文化的冲击毁伤
作者: 钟年  孙秋云  日期:2016-12-05 来源 :史学月刊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农耕民族 蒙古人 窝阔台 钦察汗国 南人 北方游牧民族 游牧文化 中华文化史 宋元时期 四等人制 
描述:
古丝绸之路乐舞文化交流史
作者: 金千秋  日期:2001-06-01 来源 :中国艺术研究院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乐舞交流 印度舞蹈 舞蹈艺术 舞蹈学 外来艺术 古丝绸之路 民族乐舞 文化交流史 天宫伎乐 艺术交流 
描述:本文主要论及历史上古丝绸之路乐舞文化交流状况,丝绸之路是 一条横亘于欧亚大陆的文化交通之路,也是世界文化展开的中轴之路,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家都曾与这条丝路发生过联系。 古丝绸之路分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路丝绸之路是指 中国与中亚、西亚和民族地区以及希腊、罗马等国交往之路;海上丝绸 之路是指东亚、东南亚以及阿拉伯地区的各国之间的交往之路。 从历史上来看,陆、海丝绸之路曾出现过不同的鼎盛时期,两汉至 唐代前期是陆路丝绸之路的兴盛期,唐代中期以后是海上丝路取代陆 路丝路兴盛起来的交通之路。这两条“丝绸之路”所涵盖的内容是极其 宽泛的。 回顾历史,在古丝绸之路乐舞文化交流史上,曾有过许多不同民族 的乐舞交流事例,也出现过许多宗教乐舞传播的盛况,它们均是由陆、 海丝路上各民族操作进行的。东西方乐舞艺术从表面上来看,它们的形 态迥然不同,实际它们之间又有着互相牵连,扯不清的渊源关系。中国 的先秦时期,同西方的乐舞交流尚处于间接性地接触性交流,到了公元 前2世纪,汉武帝派张骞通使西域后,乐舞艺术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与 西域各国的乐舞交流形成一个高潮,推动了汉代乐舞交流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时代,导致了不同区域各民族之 间的文化融合,随着佛教东渐,佛教乐舞迅速普及中国。随唐时代是我 国历史上对外乐舞交流最为活跃的时代,它接纳一切外来艺术,又无私 地把消化、整理的中西乐舞艺术传向东亚、东南亚各国,推动了文化落 后国家的民族乐舞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家王朝建立后,海上丝绸之路 兴盛,唐、宋以后与日本、朝鲜、阿拉伯、波斯、印度等国交流日渐频繁, 乐舞交流也非常盛行。 丝绸之路上的乐舞交流是世界上各种文明交流中的一个亮点,本 文在探索历史上中外乐舞艺术交流的同时,还对丝绸之路沿途的文明 古国的乐舞艺术的生成与发展以及相互之间的交流作了初步探索,以 便对各个不同民族文化圈内的乐舞文化以及圈与圈之间的文化交流有 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唐代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研究
作者: 贺茹  日期:2014-04-01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文化交流 回流性 丝绸之路 游牧民族 唐代 
描述:唐五代时期,中古先民们通过丝绸之路同周边及以远地区的各民族进行了频繁的物质、精神文化交流,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文化交流的第二个鼎盛时期。本文从唐代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角度切入这一历史性课题,系统全面地展示和分析了唐代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交流的各主要方面。论文主要内容如下:导言主要从唐朝历史以及丝绸之路中外交流史研究的背景出发,阐述了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综述国内外研究成果;表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其次,从唐代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的动力与基础展开。唐朝历史上丝绸之路出现了“大规模、长距离”交流的鼎盛局面,是经济繁荣、政治强大、北方少数民族的努力和交通发展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论述了唐代丝绸之路运行的动力后,主要对唐代丝绸之路得以发展的媒介手段进行了叙述。早在唐以前,中古先民就通过各种途径同西亚、南亚以及欧洲发生了往来交流;唐以后,则更为频繁,就沟通媒介而言,通过书籍、战争、北方少数民族等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的趋势,以多种媒介为基础,先进的科技艺术文化大规模地输出,与此同时异域先进文化也广泛在中国传播并产生了强劲的冲击力,使中原大陆的宗教文化、艺术文化,乃至整个社会都发生了深刻的趋向性变化。随后,针对唐代丝绸之路上的中国文化、异域文化彼此交流内容进行了概述。通过文献学、考古学的研究,揭示了唐代中原内陆文化与丝绸之路各国文化交流内容;分类阐述了唐代丝绸之路对外彼此文化内容的渊源关系;系统地论述了中国文化与南亚、西亚和欧洲古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的深层关系。最后一部分,作为本文的重点,主要对唐代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交流内容的特点进行阐述及概括。丝绸之路是中西文化往来的最主要通道之一,沿着这一通道,中西文化交流得以继续并顺利的发展,而在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其主要的特点:一方面是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双向性特点,中原各种科学技术、动植物物种以及先进的礼俗文化传入西域诸地,另一方面,异域文化也在中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一直以来对于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播都是以中国为主体,事实上,异域文化对塑造中国内陆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就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民俗话特点和本土化特点,通过丝绸之路中原大规模引入了外来植物、动物以及宗教,在彼此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渗透的影响下,经过长时期的磨合,异域文化在中国扎根结果出现了本土化和民俗化的特点,外来物质文化和异域艺术、宗教的本土化与民俗化对丰富中华文明产生了极为深远的作用与影响;第三就是其在传播过程中表现的渐进性特点,丝绸之路文化传播渐进性的特点多表现为由近距离逐渐向远距离地区和国家发展,并通过渐进式分段式递传,维持了丝绸之路发展,同时也使中国与来自世界各地民族国家保持了往来,通过彼此往来中的渐进性,丝绸之路上中国文明就先后融入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以及欧洲基督教文化。最后,就是中国对外传播的物质文化内容,经过另一种文化同化后,新的文化高潮有了机会产生,经过外国及周边少数民族的发展再回馈给中国,产生了新的物质、精神文化内容的回流性特点。丝路文化的回流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对消除不同文化间的隔膜,加强中国与进贡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回流性特点值得进行更加深入的深究。
唐代丝绸之路演变与西北市场格局的变动
作者: 袁黎明  日期:2010-05-01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市场 丝绸之路 军事 环境 商业 
描述:丝绸之路横贯东西,绵亘数千里,是古代东西方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中国古代人民与西方各国通商、通使友好往来的贸易之路,它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盛世时代,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自信的中国人以博大的胸襟、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各国进行友好往来,此时丝绸之路也达到其鼎盛时期,沿线商旅往来,络绎不绝,商业贸易呈现繁荣发展的景象。近年来,随着丝绸之路申遗工作的展开与进行,学术界对丝绸之路的研究不断深化,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丝绸之路路线的考察研究、沿线遗址的保护开发等方面,虽也有不少论述丝绸之路沿线经济的著作,总体来说,人们对丝绸之路沿线商业尤其是市场的研究还有所欠缺。本文试图通过对历史古籍、出土文书和遗存古迹的分析调查,来复原唐代西北丝路沿线地区的市场分布状况,探讨其贸易的性质、类型、对象,以此来考察唐朝前后期西北地区市场格局的变动情况,并分析其原因、规律及其作用机制,以期有用于世人。 区域研究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定的区域因为其在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在历史地理研究中经常把研究地域分成若干区域,以突出其独特性和典型性,本文在绪论中对研究对象、研究范围(时间、空间)做了界定,明确了研究的内容和意义,分析了前人研究现状,并根据资料特征,找到文章的思路和切入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一个地区赖以发展的基础,因此,本文在第一章中介绍了丝绸之路沿线的自然、社会环境,以此来分析丝绸之路沿线市场发展的环境基础;并以安史之乱为界限,将唐代丝绸之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丝绸之路的交通路线,然后以此为基础展开后文的论述。根据区域典型性和独特性原则,本文将唐代西北地区划分为丝绸之路东段、西域、关内道三个区域,分别对其商业市场发展状况进行论述,分析了其贸易的对象、类型及市场分布状况,以区域商业中心为切入点探讨了丝路沿线市场变化的原因及作用机制,并以此得出全文的结论。 根据对丝绸之路东段、西域、关内道三个区域的分析,笔者认为唐代丝绸之路沿线市场的在唐代前后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动。从总体上看,在安史之乱以前,唐代丝绸之路全线畅通,东西方贸易频繁,丝路沿线的市场也得到很大发展,沿线的州县治所多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城镇。在隋朝和唐初,沙州和甘州是河陇地区著名的商业中心,长安年间以后,凉州逐渐崛起,取代甘州成为丝绸之路上的国际都会;西域地区西州成为当地的商贸中心;关内道地区原州的商业和市场贸易超过了其他州县。安史之乱后,传统丝路中断,回鹘道和灵州道成为中西交通的主干线,原来的凉州、西州、原州等由于吐蕃的占领和侵扰,市场贸易逐渐衰落,而丝路新道沿线的灵州和庭州等地贸易日渐兴盛,逐渐成为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商贸都会。 纵观唐代丝绸之路的演变与西北市场格局的变动,其市场发展有几个特点:首先,丝路东段、西域、关内道三个地区的市场相对独立,其贸易的对象和类型各不相同。其次,丝绸之路的变动是唐代西北市场变动的重要因素,路线的变动决定了市场的兴衰。第三,唐代西北地区出现商业中心、军政中心合一的现象。第四,军事因素在唐代西北地区市场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五,唐代西北地区的市场贸易多为过境贸易,虽然商品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但并没有改变丝路沿线的农牧业和手工业结构布局。
< 1 2
Rss订阅